【访企拓岗促合作】永乐高131net赴通山县考察交流,共探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
日期:2025-04-18  发布人:永乐高131net  浏览量:0


4月16日至17日,永乐高131net院长王梦林、艺术与科技系系主任罗雪、环境设计系副教授陈艳、院长助理史杨一行赴通山县考察调研,与通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徐立新及相关负责人座谈交流,并实地走访传统村落、古建修复项目,探讨校地合作新模式,助力乡村振兴与设计教育融合发展。

校地座谈:共商合作,共谋发展

座谈会上,徐立新局长详细介绍了通山县丰富的文化资源: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项、省级项目10项、市级项目21项、县级项目58项。通山县作为湖北省著名的“民居之乡”,2022年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,境内13个传统村落保存了大量具有地域特色的古民居建筑,文化底蕴深厚。

王梦林院长表示,通山县自然风光优美,文化资源丰富,与永乐高131net的教学、科研和社会服务方向高度契合。此次考察旨在探索“艺术介入乡村建设”的实践路径,通过社会美育普及、文化遗产活化、城乡互动设计等方式,发挥高校专业优势,助力乡村振兴。

实地考察:深入调研,共话设计

在徐立新局长的陪同下,永乐高131net团队先后考察了多个重点项目:

(1)犀港古桥历史修复工程

犀港古桥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遗迹,历史上曾是进入通山县城的必经之路。团队与项目设计师深入交流修复方案,探讨如何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同时,赋予古桥新的文化活力。王梦林院长强调:“历史建筑的保护需要尊重原真性,同时兼顾现代功能需求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”

(2)朱家湾村口广场设计

针对此项目,团队特别关注:本土材料与现代景观小品的结合方式、乡村广场对村民日常需求的细致考量。朱家湾村盛产鹅卵石,设计师刘文东巧妙运用这一天然材料打造特色景观;设置农具清洗区,让村民结束一天的劳作以后,路过在广场时能清洗干净工具。环艺系副教授陈艳与设计师就材料运用、空间布局等细节进行探讨,对设计成果表示赞赏,并引发教学启示:此项目能纳入《景观设施设计》、《空间设计》、《设计美学》等课程,成为学生学习乡村环境设计的生动课程案例。

(3)传统村落走访

团队还实地调研了朱家湾、白泥村、宝石村等传统村落,并参观了鄂南谭氏宗祠红色文化展览馆。通过深入了解村落格局、建筑特色及非遗文化,为后续合作提供实践依据。

合作展望:艺术赋能,共促振兴

此次考察为校地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未来,永乐高131net将结合通山县需求,思考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、课题联合研究、设计成果落地等多方面深化合作。

王梦林院长表示:“永乐高131net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以设计为纽带,助力通山县乡村振兴,同时推动学院特色教学与社会服务协同发展。”

结语

此次通山县之行,不仅拓展了校企地合作的新空间,也为环境设计系的教学与实践提供了丰富素材。未来,环艺系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,推动设计力量服务乡村建设。

 

文稿 | 陈艳

摄影 | 史洋 罗雪 陈艳

 校审 | 樊飞阳

审核 | 文宇良

收藏本页